巍巍馬啣山 頑強小冷蘭
興隆山保護區極小種群植物—冷蘭

興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中國植物地理區劃上地處黃土高原亞地區、青藏高原亞地區和蒙新高原亞地區交匯地帶,區內植物區系成分相當復雜,種類亦多,在這其中生命力頑強的植物也非常多,在極端的天氣下它們仍然能夠存活,而且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起到了特別重要的作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甘肅省分布新記錄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蘭科植物——高山草甸的守護者冷蘭。
冷蘭生境
冷蘭Peristylushumidicola K. Y. Lang & D. S. Deng屬蘭科(Orchidaceae)冷蘭屬(Frigidorchis),生于海拔3600-4500米的高山草甸,或沼澤草甸覆土巖石上,一年生小草本,為單獨屬植物,植株2-4㎝高,有葫蘆狀塊莖。葉2或3枚,近簇生,卵狀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稍凹,基部收縮成葉柄,先端銳尖?;ㄐ驑O短,不超過葉,寬傘房狀?;ňG黃色,花瓣圓形,肉質,先端圓鈍?;ㄆ?月,果期10月底。據文獻記載,已知冷蘭野生種群僅分布于青海省瑪沁縣大武鄉、西藏當雄縣龍仁鄉,甘肅省榆中縣馬啣山,生境狹窄,種群規模極小。
冷蘭植株
冷蘭花期
冷蘭果期
位于興隆山保護區南側的馬啣山,地勢高聳、氣候條件嚴寒,地貌景物與周圍截然不同,與號稱地球三極的青藏高原類似,就在這馬啣山頂海拔約3600米左右的的高山草甸中,分布著冷蘭極小種群,小小的冷蘭,做為蘭科家族的一員,頑強的生長在巍峨的馬啣山頂,默默無聞的守護著馬啣山的生態平衡,它們不僅完善了興隆山植物區系的完整性,而且在基因資源保存、維護生物多樣性,防止水土流失,促進生態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并為興隆山保護區的下一步優化設計提供了指導。
供稿、攝影:祁軍 責任編輯:梁黎